[原创] TI CC2650无线连接100W可调光LED驱动器参考设计2016-10-18
CC2650器件包含一个作为主处理器,在48MHz频率下运行的32位ARM Cortex-M3处理器,以及丰富的外设集,其中包括一个独有的超低功耗传感器。传感器控制器理想用于对接外部传感器以及在系统的其它部分处于休眠模式时自动......
[原创] ST STM32F769NI高性能DSP+ MCU开发方案2016-09-22
ST公司的STM32F765xx, STM32F767xx, STM32F768Ax和STM32F769xx系列是基于高性能ARM® Cortex®-M7 32位RISC核的处理器,工作频率216MHz,器件集成高达2MB的闪存,512KB SRAM,16KBTCM RAM和4KB 备份SRAM,多种外设和......
[原创] Infineon XMC4700-480032位MCU评估方案2016-09-20
Infineon公司的XMC4700/4800是基于32位ARM Cortex-M4处理器核的XMC4000系列微控制器(MCU),16位和32位Thumb2指令集,DSP/MAC指令,支持SysTick操作系统,具有浮点单元,存储器保护单元,集成了16KB引导ROM,128KB高速数据存......
[原创] TI CC2650无线连接100W可调光LED驱动器参考设计2016-09-08
TI公司的CC2650是SimpleLink多标准2.4GHz超低功耗无线MCU,包括工作在48MHz的32位ARM Cortex-M3处理器以及丰富外设和独特的超低功率传感器控制器,主要用在蓝牙,ZigBee, 6LoWPAN和ZigBee RF4CE遥控应用.本文介绍了CC26......
大联大电商平台携手联发科技,力推高性能、低功耗智能手表解决方案2016-09-06
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宣布,将在大联大电商上推广由其旗下品佳集团代理的联发科技(Mediatek)MT2523高整合度低耗电可穿戴智能手表解决方案。......
[原创] ST STM32L476VG 32位超低功耗MCU开发方案2016-08-25
ST公司的STM32L476VG是基于高性能ARM® Cortex®-M4 32位RISC内核的超低功耗MCU,工作频率高达80MHz,100DMIPS性能,Cortex-M4内核具有浮点单源(FPU)单精度,支持多有ARM单精度数据处理指令和数据类型,嵌入高速存储......
[原创] Atmel SAM L21 32位MCU超低功耗可穿戴解决方案2016-08-18
Atmel公司的SMART SAM L21是基于32位ARM® Cortex®-M0+处理器的超低功耗MCU,最大工作频率48MHz(2.46CoreMark®/MHz),集成了高达256KB闪存和40KB SRAM,具有极专业的电源管理技术,高度可配置的外设如支持容性......
[原创] Cypress S6E2DF 32位图像MCU入门开发方案2016-08-17
Cypress公司的S6E2DF系列是高度集成的基于ARM Cortex-M4F处理器的32位MCU,工作频率高达160MHz,内置了FPU,支持DSP指令,通时集成了384KB闪存和SRAM,非常适合带TFT显示器的嵌入应用如家用电器,多功能打印机,工业设备,电......
- IDT公司的P9235A-R是无线3W功率发送器,集成了32位ARM® Cortex®- M0处理器,电压稳压器,过流保护,全桥功率级驱动器以及电压与电流解调器;工作电压4.5V-5.5V,而P9027LP-R是0.5W-3W无线功率接收器,具有过压保护箝......
- Microsemi公司的SmartFusion2 SoC FPGA系列集了第四代基于闪存的FPGA架构,ARM Cortex-M3处理器和高性能通信接口,是业界最低功耗最可靠和最安全的确可编逻辑解决方案.和以前的基于闪存的FPGA系列相比,提供3.6X门密度和......
- 英飞凌微控制器:以全新实惠套件和强大开发环境为开发者提供支持
- 兆易创新高性能GD32A7x车规级MCU已获TASKING编译器支持
- 助力中国“芯力量”,四维图新旗下杰发科技实现MCU芯片全面布局
- 英飞凌稳居微控制器领域榜首,巩固其在全球车用半导体市场的领导地位
- IAR携手极海半导体,高效开发全球首款基于Cortex-M52的G32R501实时控制MCU,赋能中国嵌入式创新
- 英飞凌宣布收购Marvell的汽车以太网业务,增强其软件定义汽车的系统能力,进一步巩固在汽车MCU领域的领先地位
- 英飞凌ModusToolbox 添加对苹果“查找”网络配件的支持
- 德州仪器推出全球超小型 MCU,助力微型应用创新